尊师敬学:古人的“开学第一课”

  • 我要分享:

  尊师敬学:古人的“开学第一课”

尊师敬学:古人的“开学第一课”

苏州府学旧址大门泮宫牌楼

  ▌薛芮

  本周,各幼儿园、中小学及各大院校陆续开学,迎来了“开学第一课”。无论古今,教育始终紧系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也让开学仪式承载了非凡的意义。正如荀子所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作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尊师重道”一说最早源自于南朝范晔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太公家教》便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思想,而《礼记·学记》中也有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尊师重道”也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规范礼仪。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且让我们回顾古代中国的尊师敬学传统,体味千百年来的师生情谊……

  净手净心 朱砂开智

  古代开学式的“入泮礼”

  在古代,开学日期并不固定。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中心,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顺应农事时律,因此古代春季的开学时间通常会绕过农忙时节。在南北朝时期,《北齐书·列传》中曾提到“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可见冬季入学也曾是古时学生入学的主流方式。

  古时的入学礼与成人礼、婚礼、葬礼一齐被视为人生的“四大礼”。无论家庭出身富贵贫贱,学生大多都会在入学时举行隆重的仪式。这一礼仪传统可以追溯至汉代,根据《礼记·王制》的记载是:学童首先换上学服,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泮池”原指周代诸侯所设学校的半圆形的池,学校即泮宫,因此,古人的这种入学礼也被称为“入泮礼”。具体来说,入泮礼通常包括正衣冠、行拜师礼、净手净心、朱砂开智四个环节。

  《礼记》中说,“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让学生明白仪容整洁之重要性的“正衣冠”便是古代开学仪式的第一个内容:新生在入学时要一一站立,由先生依次帮助整理好衣冠后,才能到学堂前恭立,等待在先生的带领下进入学堂。步入学堂后,便要进行拜师礼。在拜师礼过程中,学生首先要双膝跪地叩先师孔子的神位,然后再向先生叩拜,并向先生赠送束脩六礼,包括:寓意勤奋好学的芹菜、寓意苦心教授的莲子、寓意鸿运高照的红豆、寓意早日高中的红枣、寓意功德圆满的桂圆,以及表达弟子心意的干瘦肉条(即束脩)。

  在行过拜师礼后,学生会按照先生的指示将手放到水盆中,进行净手环节。通过净手喻示净心,使日后的学习能够达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境地。净手过后,便是开笔礼的程序,也就是朱砂开智,是指由先生手持蘸了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点,以“痣”的谐音暗示“智”,寄寓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开启智慧、融会贯通。

  整个“入学典礼”完成后,学生便正式踏上了求学之路。

  拜师有礼 尊师有道

  师生相处须有“仪式感”

  在唐代,拜师礼进入国家官方礼仪典制之中。唐代的《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其中卷六七的“礼典”中记载着“天子拜敬保傅”,而卷一一七的《开元礼类籑·皇太子束脩》又详细记录了皇太子拜师的情况。到了清代,《大清会典·礼部·师生礼》中明确规定,国子监学生初见老师时,学生要“自东阶升堂”,这是因为在古礼中,东阶为下为卑、西阶为上为尊,并且,学生还需对老师行“三揖礼”。

  除了通常的开学礼或拜师礼,古人在日常的学习中也有着很多尊师敬师的礼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弟子职》就详细描述了弟子事师、受业、馔馈、洒扫、执烛坐作、进退之礼等。例如:“受业之纪,必由长始……若有所疑,奉手问之。师出皆起。”在如今的课堂上,老师提问时,学生通常都会起立作答,古人自然也是如此。并且,古人每天入学堂和出学堂时都要对老师作揖行礼;若要去私宅拜见老师,需要在门外通名等候;若与老师在路途相遇,需恭敬地立于道旁,待老师通过后自己再继续前行。

  可见,在古代,教师一直是备受尊重的身份。《荀子·修身》曰:“君子隆师而亲友。”《吕氏春秋·劝学》中说,“疾学在于尊师”,“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事师之犹事父也”,其中“事师如事父”或是继承自西周《太公家教》中“弟子事师,敬同于父”,也使得民间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