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余件“运河礼物”出炉
本报讯(记者刘冕)“大运河文化带文化遗产创新创意设计大赛”近日落幕,自去年7月11日大赛启动以来共征集到2500余件“运河礼物”。其中189件作品捧回大奖。
此次大赛是今年2月《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印发后,第一个全流域八个省市共同参与的文化品牌活动,也是第一个着眼于大运河沿线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创意设计的文化活动。
应“运”而生,是大赛的主题。一年来,大运河沿线75家各级博物馆纷纷入驻大赛,大赛组委会工作人员足迹到达数十家博物馆,开展公益性数字化采集工作,参赛文物高清素材达1400余件(套)。国家文物局介绍,大赛组织过程中,坚持全程公益性,对实名、有一定基础的设计师敞开大门,平等对待。经过一年来的组织和发动,参与院校300余家,吸引了国内外9889名独立设计师和设计机构参赛。
不仅如此,在博物馆文创发展的热潮中,大赛更加注重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事业的发展,中小型博物馆中的精美器物如同散落在大运河沿线的“国宝遗珠”,通过设计师的创新完成了今世的别开生面。
最终,大赛共产生2500余件文创作品,其中800余件作品入围复赛,200余件作品入围决赛,189件作品获奖。根据济南市章丘区博物馆设计的一刀圆尺、苏州丝绸博物馆缂丝人物设计的《缂丝人物》元素-创新系列、开封市博物馆大晟编钟设计的CHIME获得本次大赛不同组别的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