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科举考却进了翰林院的庶吉士张泰基:成败都因年羹尧

  • 我要分享:

  那个没过线却被录取了的考生 后来怎样了?

  翰林院,唐初设置以来,专门是为皇帝储蓄人才的机构。唐玄宗后,翰林待诏承担了为皇帝起草诏书、资政顾问的职能,直达天子门庭,是天下第一的学府。

  宋代之后,翰林院制与科举制结合,成为全国最高等级的储才之所。同时,这里也是辅臣宰相的摇篮,天下读书人莫不以入翰林院为荣,仿佛点了翰林,便有了天下。

  哪里来的庶吉士

 

  要注意的是,在翰林院供职的,并不一定在翰林院学习过。在清代,进入翰林院学习,也只有一条血路,便是一考到底。

  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连中三元后,便得了钦点,算是天子门生。殿试取得进士出身后,并不等于就有了做官资格,自雍正后,进士们在做官前,要参加一次朝考。

  所谓朝考,就是对这些进士的一种职业分流,成绩好的人,选入翰林院学习,不好的直接放到任上。而最终到翰林院的这批人,称为庶吉士。字取《书经》“庶常吉士”,也叫做“庶常”。做了庶吉士,无疑意味着,你在数以百万的读书人中最终脱颖而出,成为了考王之王。

  庶吉士一般在翰林院再学习三年,期满后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安排一个归宿,这叫“散馆”。散馆时成绩优异的,转到自己学校做教授,也就是还留在翰林院,继续学术生涯;稍次等的分到六部衙门,开启国家公务员之路;再次的就要放外任,到地方锻炼去了。

  我们熟悉的清代第一会吃会玩儿的袁枚,本来已经考到了庶吉士,主修专业是满文,称“清书庶吉士”,但是庶吉士期间不好好学满语,散馆时外放到江苏做了七年县令,觉得学业荒废,又回到家里守着自己的矿,当起了自由撰稿人。

  所以说,只要你是庶吉士,就一定是进士,就一定跟其他庶吉士在殿试的时候打过照面,这是确定无疑的。

  但是雍正二年(1725)的翰林院,却出现了这么一个怪事儿。一个叫张泰基的庶吉士,江苏太仓人,谁在殿试时都没见过他,却插班进了翰林院。

  大家就问了,这张泰基考过会试吗?考过,他是雍正癸卯(雍正元年)的举人,第二年就参加了会试,但问题是,此人会试成绩太差,没过线,根本没有参加过殿试。

  那么,谁把这位张泰基的档案,放到了翰林的录取系统里?

  他不是一个特招生

  翰林院有没有特招生呢?也有。就是一些人,可以不经过乡试会试,直接到紫禁城参加殿试。就好像你没有高考,直接搞了个推免,进入了大学的复试。

  殿试是科举考试的终极挑战,需在紫禁城一战成名。所以即使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会试后错过了殿试,也必须补考上,才能继续仕途。

  我们熟悉的桐城派创始人方苞,以江南乡试第一的身份,在康熙五十四年参加会试,获得第四名,本应顺利进入会试,可是此时母亲生病,他回家后又丁忧服丧,未及补考《南山集》案发。方苞因为给“反书”《南山集》作序,受到牵连。但凭借自己过人的学识,经康熙重臣李光地力保,回南书房任职。虽然方苞后来几次入职翰林院,但是始终没有过进士身份,就更不要谈庶吉士了。

  直接参加殿试的,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开科,一种是特赐。制度化的是“博学鸿词科”,参加者都是一些以文学辞藻闻名的博学宏文之人。

  康熙十八年(1679)与乾隆元年(1736),在北京举办过两次“博学鸿词科”。参加博学鸿词科的应试者,不拘资历年纪,只要学问优长,经三品以上大员保举,吏部筛查履历无误,就可以直接到皇帝面前面试。

  这些人员成分非常复杂,有的早年不愿意给清朝做官,后来有心出仕,又觉得自己这么大一学者,跟着小孩们从头考起,太没面子了。于是皇帝就给了个台阶,让他们直接来北京考试,然后大家一起集合起来修《明史》,像朱彝尊、毛奇龄等人,基本就是这种情况。还有些人本是科举出身,后来因事革职回家,想找机会直接起复。还有些人本来就是在职官员,但公务员干得不太顺心,还是想回归学术。凡此种种,都在特招之列。

  第二种特赐:会试没过线,特别把档案调出来,直接参加殿试、选入庶常的,在清代也有。比如深受康熙皇帝欣赏的何焯,是一个非常学霸的考弱,以布衣入职南书房,皇帝赐举人出身,参加会试又没过。康熙说,那我赐你一个殿试资格,殿试我主持好说话。之后何焯参加殿试,赐进士,入选庶常。还有乾隆时期的戴震,乡试过线之后就被招走修四库了,四库修完,皇帝赐了个会试免试,直接参加殿试,入选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