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恨歌》到《金家花园》:上海话剧海派味道渐浓

  • 我要分享:

  从《长恨歌》到《繁花》再到《金家花园》 上海话剧舞台海派味道渐浓

  这些年,从《长恨歌》到《繁花》,再到今年9月即将在东方艺术中心上演的“弄堂”系列之话剧《金家花园》……上海话剧舞台上,散发出越来越浓的海派味道。一段跨越时空的上海往事被搬上舞台,贬贬褒褒,是是非非,岁月老人淡然一笑。乡愁是一份眷恋,是魂牵梦绕的追寻,回味上海的过去,也是一种乡愁与诉说,可是上海的乡愁又好像不止是舞台上的一条弄堂,一袭旗袍……

《金家花园》海报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金家花园》海报。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一条弄堂

  既然是老上海的故事,必须是生长在弄堂里的。《金家花园》的故事就发生在德昌坊这条弄堂里。

  弄堂里有两个女人,年龄相仿,金婉莹和卢水娟,既是主仆,又情似姐妹,一起相伴成长。故事跨越了半个世纪,每一个时代,上海和她们都有自己迷人的一面。几乎用了十年,土生土长的上海编剧洪靖惠调动了她全部的人生记忆,才架构出这部戏。金婉莹和卢水娟就像她儿时弄堂对面洋房里的漂亮阿姨,温柔浅笑,精致又坚强。这次参加演出的滑稽戏演员钱懿说,“上海女人身上有着从外婆、妈妈到女儿代代相传的家教,讲话要细声细气,仪态要大方得体,生活要精心打理,那是自然形成的一种上海味道”。

  一缕乡音

  今年5月,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壹戏剧大赏将年度大戏这一奖项颁给了《繁花》,足见这部戏对这座城的影响,也能看到这座城对此类故事的期待。

  书是用上海话写的,戏也是一样,飘散着浓浓的乡音。写《繁花》的金宇澄说:“下笔时,我的耳边仿佛总有位苏州口音的上海老先生,一个人慢慢讲,声音不温不火,不高不低,再麻烦的背景名堂,再吵闹的男女对白,先生总是笃定泰山,有哭有笑,有俗有雅,说得源源不断,像是用不着我考虑,我只要听,只要记就可以了。”所以,剧中自然全程上海的乡音。

  当然,让上海动容的《繁花》怎么可能只有上海话,虽然小说是一部充满烟火气的上海弄堂史诗,满溢着怀旧感,但舞台剧《繁花》的主创和主演却几乎都是一批“80后”和“90后”。多媒体动画、电子乐的加入,使得这部剧有了很多跨界的现代感,视觉部分可谓此剧最大亮点。只不过,年轻演员在演绎和拿捏旧上海的芸芸众生和市井群像时,终究还是少了几分岁月的积淀。

  一袭旗袍

  除了房子和声音,上海风情怎么能少得了旗袍?记得当年《长恨歌》被搬上舞台,就像《繁花》一样,满城期待,观众们都等着《长恨歌》揭幕那刻,看看舞台上将呈现怎样的上海旧痕遗梦。

  小说中,王安忆从女性角度,用细腻而绚烂的笔调,描写了上世纪40年代“上海小姐”王琦瑶命途多舛的一生。剧组为了最大程度地体现原著精髓,在舞美、服装等细节上都下了大功夫。小说中那些令人备感亲切的老弄堂,贵族气派的花园豪宅,带有神秘气息的爱丽丝公寓,都与“上海小姐”一道“立”在舞台上。舞美的处理亦实亦虚,爱丽丝公寓的核桃木家具,平安里的竹壳暖瓶在舞台上一一还原,蕴含着上海人身在里弄怨里弄、离开里弄想里弄的特殊情感。最重要的是旗袍,毕竟旗袍在王琦瑶一生中,是极具表现力的重要元素之一,据说服装设计师光图纸初稿就画了50多幅。

  此外,这些年还有“上海三部曲”——《大商海》《永远的尹雪艳》《犹太人在上海》,从各个维度呈现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的人情世事、时代特征和文化韵味;还有还原老上海经典场景的沉浸式体验《慈心相伴的年代》,展现了从上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上海滩发生的人文气象的变迁……

  上海舞台和生活一样,有过去有未来,既平凡又精彩,有怀旧有时尚,既包容又创新……(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