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火星上》:一个成熟电影剧本

  • 我要分享:

  国家的倡导和市场的成熟让科幻题材成为影视行业的风口。兼具专业性、观赏性和思想性的硬科幻网文却不多见。如何在逻辑严密的科学知识体系之下,虚构一个情感细腻、打动人心的类型化故事,《死在火星上》或许可以给创作者些许启发。

 

  娱乐资本论一直关心科幻题材市场,在今年四月推出“金河豚·科幻IP价值榜”之后,我们仍在持续为行业发觉这一领域的优质IP,马伯庸一条关于《死在火星上》的微博引起了行业与粉丝的大量关注。“非常硬核,作者用这些令人信服的专业细节,讲了一个极精彩的异星求生故事。”马伯庸在微博中写到。

  作为一个写历史故事的高手,马伯庸擅长考据历史细节,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虚构精彩的悬疑故事。《死在火星上》在风格上也有相似之处,作者天瑞说符参考了大量航天文献,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虚构了一个“极精彩的异星求生故事”。

  在文学领域,这样的硬科幻长篇作品并不多见。众所周知,由于科幻小说创作难度较高,在国内长期以来一直以期刊文学为主。今年春节档,电影《流浪地球》和《疯狂外星人》都改编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爆了后,人们都说“科幻元年来了”,但真正适合改编的硬科幻作品却依旧难寻。

  《死在火星上》的出现恰在好处。在马伯庸的推荐下,娱乐资本论花了几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这部作品,发现正如马伯庸所言,就是一个“浑然天成、结构完整的成熟电影剧本”。

  一、写网文参考上百条文献,足够硬核的科幻设定

  和其他科幻作品相比,《死在火星上》最特别的地方,就在于它详实的参考文献。不久前,《死在火星上》连载完结,作者在文末附上了整整四章、上百条的参考文献,而囿于篇幅所限,这还不是全部。

  “这参考文献拿出来,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论文。”“作者是火箭或者轨道专业人士吗?”马伯庸在微博上推荐这本书后,网友纷纷留言。《死在火星上》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球突然消失,身在火星昆仑站的宇航员唐跃和空间站的科学家麦冬成了仅存的人类。两人在太空中相互依靠相互鼓励,和AI机器人老猫一起克服万难,努力生存。

  作为一部拥有航天背景的科幻小说,《死在火星上》的设定科学严谨,足够有说服力。在第一卷结尾,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唐跃和老猫如何对接飞船、拯救麦冬。整个过程非常详细,画面感十足。

  因为唐跃和老猫所在的飞船距离麦冬所在的空间站相距63米,无法对接,最终唐跃启用了超级大臂,即火星空间站遥控机械臂系统(MSSRMS)。作者详细地描绘了超级大臂的外形:由加拿大航天局承制,主要结构材质是金属铝和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拥有十二个自由度,总长70米。

  而在现实中,加拿大确实生产过类似的机械臂。早在1981年,加拿大就生产出了拥有六个自由度的机械臂系统,总长15.2米。经过多次升级迭代,如今的美苏空间站设计都带有空间站机械臂,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国际空间站上的空间站遥控机械臂系统(SSRMS)。

  可以说,文中涉及的每一处科学技术,几乎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科幻作品的魅力就在于描绘未来的可能性,因为有庞大缜密的科学逻辑体系作支撑,《死在火星上》的故事不是建立在空想之上的幻景,而是知识含金量极高的“科幻现实主义作品”,更有说服力。

  要写出如此硬核的作品,需要作者拥有很高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国内这两种素质俱佳的创作者并不多,天瑞说符算是其中的一个。作为阅文集团旗下起点中文网的人气新锐作家,《死在火星上》被读者称为近期最有创意的科幻小说。在评论区,时不时有较真的读者探讨文中的科学设想能否实现。

  也正因为设定足够硬核,《死在火星上》如果能够影视化,会给改编者省去很多时间。最难的科学部分搞定了,剩下的就是太空奇观的视觉呈现。让人惊喜的是,作者在提供科学理论的同时,对书中的航天器械和太空环境也进行了细致的描绘。

  依然以《死在火星上》第一卷末尾的对接飞船戏为例,作者详细地描绘了麦冬逃离空间站的场景,细节丰满、理论扎实,给人的代入感很强。麦冬紧张的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紧急逃生舱门就在眼前。救命的飞船向她飞来,仿佛迎面开来的列车。

  相比短篇小说,《死在火星上》对场景细节的描述更丰富,结合一波三折的逃生情节,看起来画面感十足,天然适合改编成视效大片。

  二、生存危机+人性抉择,类型化故事如何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