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固安县城沿着106国道往南走10公里,有个掩映在树林里的小村庄,叫南房上村。前些年村口立了块石碑,上刻“鱼化成龙”,许多人推测是“鲤鱼跳龙门”之意。其实,这四个字和清代村子里出的一位大人物有关,他就是于成龙。
南房上村归属固安县柳泉镇,有270户,900口人,生活在这村的于氏族裔有60余户。村党支部书记于泽群是于成龙的十世族孙,自2000年上任至今,67岁的他还在为村子里的大事小情操劳着。于泽群说,“鱼化成龙”碑是为纪念村上走出的清代高官直隶巡抚于成龙所建,寓意奔腾向上的力量。
“小于成龙”威名一点不小
电视剧《于成龙》热播之后,“于成龙”成了家喻户晓的“天下第一廉吏”。很少有人知道,清康熙年间,同朝为官的有两个“于成龙”,他们“名同姓亦同”。这两人都深受百姓爱戴,“前于后于,百姓安居”的民谣流传甚广。“前于”就是电视剧《于成龙》中的山西于成龙(字北溟);“后于”就是直隶固安人于成龙,康熙皇帝赞誉他为“廉能天下最”。
在300多年前的通州,没人不知道“前于后于”,这句话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于成龙,另一个还是于成龙。因为两个于成龙年龄相差22岁,通州人也称他们为“大小于成龙”。 两人不但同名同姓,还都曾在清康熙年间治理过通州,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又先后担任过直隶巡抚,都以廉能闻名,惠泽万千百姓。
康熙十九年(1680年),老于成龙被擢为直隶巡抚,推荐辖区通州知州小于成龙;20年,老于成龙当了一年直隶巡抚升两江总督,看到小于成龙廉洁能干,就向皇帝推荐他升任江宁知府,他两个共治一地,成为康熙治理两江的左膀右臂。后来山西于成龙去世,固安于成龙亲自主持料理了他的后事。这两个康熙一朝的政治明星成为不朽佳话。
300多年后的通州“运河清风”廉政文化主题公园的“前于后于”——两米多高的花岗岩雕塑,让大于小于又回到了通州。
陶文冬详说小于成龙为啥是固安人
陶文冬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母亲正是南房上于家人。基于这种关系,酷爱文史的陶文冬对于姥家祖上的于成龙多有研究,近些年先后收集收藏了有关于成龙的相关古籍善本、碑文拓片等上百册,致力于于成龙历史文化的发掘与保护工作。听说我们前去采访,他头天晚上赶回固安。他的解说很是严谨,为我们打开了思路。
他说,叫小于成龙是个亲切的称呼,为的和老于成龙区分。固安的于成龙,字振甲,号如山,生于清崇德三年,出生地为辽东盖平县,祖上为辽东望族,生父于国安(汉军镶黄旗),母亲康氏。
于成龙出生后不久全家迁居广宁闾阳驿(今辽宁省北镇市)。他9岁入小学,11岁举家入关至北京通州张家湾,13岁时移居延庆州开始科举学习。由于封地的因素,于成龙16岁时随生父定居固安南房村,就是现在的南房上村,此后他在宦海沉浮,他父亲在此定居,死后葬在这里。于成龙开始学习满文。20岁进国子监学习,23岁毕业做了吏部笔帖式。他大伯于得水屡有战功,无子嗣,生父于国安将他过继给于得水。康熙七年于成龙(30岁)蒙荫做了乐亭县令。《咸丰固安志》《光绪固安志》《民国固安志》中均有固安南房于氏家族与于成龙的有关记载。
南房上村于氏家族墓原占地30亩,“文革”被毁。在南房上村委会里边的小院,我们见到了一些大型石碑,现存康熙御赐诰封碑数块,残损龟趺两处,材质良好,是于成龙父亲受皇封所建。
现在,固安县一部原创大型舞台剧《永定河》进入排演程序,主创就是陶文冬,据他介绍,这出大剧融合了舞蹈与话剧艺术,用更加创新的形式演绎了康熙三十七年浑河沿岸百姓在于成龙的带领下,众志成城,艰苦奋斗治理浑河的故事。陶文冬说,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于成龙历史文化故事出版发行,力争搬上舞台、荧屏。于成龙历史文化故事具有巨大的研究与文化创作价值。
于泽群讲述于氏孝行好家风
于成龙生父于国安以孝行著称,乡人尊其为“长者”。康熙元年,于成龙生母康氏病势沉重时,于成龙日夜在一旁陪侍,担忧恐惧,生怕母亲逝去。有个医生开方子说:斩蛇烧成灰给病人服下去可以痊愈。于成龙听后拿起棍棒跑到荒野,蹲守几个昼夜才捕获蛇。康氏老夫人去世,按当时规矩,他可以在家守孝27个月,他哀伤至极形销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