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年数次往返中国 法国摄影师用镜头还原“中国本色”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29日电(任思雨 实习生 王新月)议价杂粮专柜、供销社、自来水站……这些名词你熟悉吗?

  在法国摄影师布鲁诺•巴贝的相机里,这些带有岁月烙印的回忆被保存了下来。从1973年起,他先后二十多次往返中国,用彩色照片拍下中国的变化。

  近日,在“中国美术馆国际美术作品捐赠与收藏系列展:中国本色——布鲁诺•巴贝摄影展”中,49件布鲁诺•巴贝在70至80年代访问中国时的摄影作品展出,观众得以从照片中窥见过去几十年中国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

布鲁诺·巴贝,婚纱照,上海,摄影,艺术微喷,1980,75×11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布鲁诺·巴贝,婚纱照,上海,摄影,艺术微喷,1980,75×11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我喜欢用彩色记录中国”

  摄影展上首先引起大家注意的,是一张少先队员列队行走过天安门前的照片,这也是布鲁诺•巴贝第一次来到中国时拍下的照片。

布鲁诺·巴贝,小学生准备在天安门广场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北京,摄影,艺术微喷,1973,75×11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布鲁诺·巴贝,小学生准备在天安门广场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北京,摄影,艺术微喷,1973,75×11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1973年9月,法国时任总统乔治•蓬皮杜访华,布鲁诺•巴贝作为玛格南摄影师加入了随行记者团,随身带着一大包他最喜爱的柯达克罗姆反转片。他看到很多女孩穿着衬衫和花裙子、扎着马尾辫,对他们的到来一脸好奇,于是赶紧拿起相机捕捉下这个瞬间。

  几天之后,蓬皮杜返回法国,而布鲁诺•巴贝成功地申请到签证延期,他有机会在中国多停留了两个星期,前往南京、上海等城市一路拍照,记录下当时的风景与面孔。

  在他之前,也有一些外国摄影师来到中国拍摄,比如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和马克•吕布,但与他们不同的是,布鲁诺•巴贝镜头里的中国是彩色的。

布鲁诺·巴贝,天安门广场上学生们热烈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北京,摄影,艺术微喷,1973,75×5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布鲁诺·巴贝,天安门广场上学生们热烈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北京,摄影,艺术微喷,1973,75×5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我特别喜欢用彩色记录中国,而在七十年代用彩色拍摄是很少见的。”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布鲁诺•巴贝是率先尝试用彩色胶片做报道的玛格南摄影师之一。

  当时巴贝对中国的印象是蓝色与黑色,因为人们多是穿着这两种颜色的衣服。但后来在上海的豫园,他看到一个女生穿着黄色上衣,手臂拎着一个红色手提包倚靠在“S”形门洞上,左边有位摄影师正端着禄来相机给她拍照。

布鲁诺·巴贝,工人们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的车队,上海,摄影,艺术微喷,1973,75×11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布鲁诺·巴贝,工人们欢迎法国总统蓬皮杜的车队,上海,摄影,艺术微喷,1973,75×11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布鲁诺·巴贝,豫园,上海,摄影,艺术微喷,1980,100×15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布鲁诺·巴贝,豫园,上海,摄影,艺术微喷,1980,100×150cm。来源:中国美术馆供图

  记录中国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