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青到著名作家 梁晓声如何用笔记录时代变迁?

  • 我要分享: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29日电(记者 上官云 纪若晨)梁晓声,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创作了《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人世间》等著作,多部作品被译介到海外。他也被认为是“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写作几十年,其作品更是反映了时代变化的许多方面。

  前不久,梁晓声在北京接受了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专访,聊人生、谈写作。无论是回忆起当年的经历,还是说起某些书的创作初衷,他的风格一如既往地直率。

  冬天穿不起新棉鞋的孩子

  梁晓声祖籍山东省,父辈当年随着乡亲们“闯关东”来到了东北。他出生在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很长一段时间从未离开过这座城市,直到1968年下乡成为知青。

梁晓声。受访者供图

梁晓声。受访者供图

  那个时候,他的父亲远在大西北,母亲身体不好,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以及一个没上成大学、患有精神分裂的哥哥。母亲不能接受自己寄托希望最多的长子变成这样,所以哪怕借钱也要给孩子治病。

  吃药、欠债……梁家的穷困程度可想而知。冬天时,梁晓声和弟弟妹妹几乎没钱买棉鞋。初三时,他的棉鞋多半是父亲在工地上捡到别人扔掉的劳保鞋,这种鞋有时不成双,大小颜色有差别,甚至完全就是俩左脚。

  再不然,有一个邻居收废品,他就跑到人家的废品车上挑鞋穿。

  后来他把其中一个情节写进了电视剧:“中学生冬天在操场上跑步,有一名男孩留在雪地上的足迹,鞋底是朝同一边撇的。实际上我当时上学就穿那样的鞋”。

  为了给家里挣点钱,梁晓声去扒过树皮,拣过铁路上煤车掉下的煤渣,“这些事本身没多大意义,家里这个样子,我要为家里挣钱。但当时不分配工作的话,你根本挣不着钱。捡煤渣、扒树皮纯粹是一种‘行为艺术’,在心灵上安慰自己的一种做法”。

  这当口,有农场的同志来学校里做动员,每个月32元钱工资极大吸引了梁晓声,他立刻报名,“一定要去”,后来成为一名兵团战士。由于所在地气候严寒等原因,每个月工资还多了10元。

  “42元在当年对一个家庭来说,重要到了今天难以想象的程度。一名大学生毕业之后也不过是46元。”所以工作多累多苦,对梁晓声来说都不值一提了,“把钱寄回家,母亲愁容舒展,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从兵团战士到著名作家

  由于擅长写作,梁晓声很快脱颖而出,被批准参加了全兵团的文学创作培训班。那时,他创作出了小说《向导》,发表在当时的《兵团战士报》。1974年,复旦大学的一名老师到兵团招生,梁晓声最终得以就读复旦中文系。

作家梁晓声。受访者供图

作家梁晓声。受访者供图

  “从复旦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工作了二十多年。”之后,梁晓声又来到北京语言大学教了十多年书,前后加在一起四十年左右。当然,是一边工作一边写作。

  一直以来,梁晓声因为“知青文学”知名,但在写作的头两年,他几乎没碰过这个题材。后来《北方文学》来组稿,负责人又是他的知青战友,主题是关于“北大荒”兵团知青写兵团的稿件。在这个情况下,他写了《今夜有暴风雪》《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其中,《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被许多读者认为是梁晓声的一部重要作品。书中描写了北大荒生产建设兵团知识青年李晓燕、王志刚和梁珊珊等人征服“满盖荒原”、战胜“鬼沼”的故事,中间穿插了一些爱情故事。

  书的内容富有传奇性,有英雄主义,也有很细节化的描写。故事结尾时,知青们要返城时,团部着火,参加救火的人身上都烧破了,脸、手也烧伤了,老团长说,参加救火的人站这边,其他人站那边,参加救火的知青先来办理返城手续。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出名后,许多知青给梁晓声写信,想看有关当年的故事。尽管也有其他写作上的想法,但梁晓声还是觉得要先圆了“欠他们的一个梦”。后来又有了《年轮》《返城年代》等作品。

  “那时写知青还有一点,确实想为知青的总体形象进行文学形式的表白。”梁晓声感慨地说。

  时评与文学:两支笔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