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汉巧手雕顽石 蜚声中外传百年

  • 我要分享:

  硬汉巧手雕顽石 蜚声中外传百年
梅州五华石雕已有460多年历史,作品遍布全国并走出国门

硬汉巧手雕顽石 蜚声中外传百年

惠堂体育场成为五华县的新地标。张炳锋 摄

硬汉巧手雕顽石 蜚声中外传百年

石匠正在雕刻石狮。张炳锋 摄

  策划统筹:汤凯锋 唐林珍 汪思婷

  “我父亲13岁开始抡榔头、抬石板、刻石头。那时的石匠都是大老粗,字不识几个,但特能吃苦。广州五羊石雕,我父亲就有参与建造。”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委会主任李茂声说。

  由于五华石资源丰富,自古以来就有不少人靠打石为生,石匠众多。仅在叶湖村,过去一百多户人家几乎都以打石为业,作品远销国外。鼎盛时期,五华石雕建筑行的从业人口逾10万,五华硬汉走南闯北,将手中无情的顽石,变为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

  五华石雕至今已有460多年的历史,石匠技艺精湛,作品蜚声中外,凝聚了五华从古到今石匠大师的心血和卓越的智慧。2007年,五华石雕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从一把泥刀闯天下,到“工匠之乡·宜居五华”名片响四方,文化自信厚植于群众的心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成为是五华创建‘中国建筑之乡’的重要基础和生命力。”五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曾清华说。

  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通讯员 陈绍师 潘炜玲 张炳锋

  百年积淀

  五华石匠手工凿出两米深地下“石宫殿”

  驱车前往横陂镇叶湖村,来到村委会,听当地居民讲述叶湖村“奇观”——明朝时期的地下采石场,被誉为地下“石宫殿”。

  “这是我们祖辈留下的,400多年历史。”“这下面就是以前的采石场,只有熟悉地形的村民才敢进去,年代久远,很多洞口都被堵住了。”

  让人越听越玄乎的采石场,笔者一行人带着好奇心,头戴安全帽跟随村民前去探看。

  下午4时,在李茂声和几名村民的带领下,笔者一行来到离村子约两公里的地下采石场腹地,在一个离地面约1.5米深的大坑边,有一个约4平方米大的洞口。李茂声告诉笔者,这便是地下采石场的入口。

  “地下采石场自从25年前停止作业后,许多洞口坍塌被堵,很少有人再进去过,至今荒废多年。”李茂声说。

  村民们在前头开路,拨开洞口的杂草和蜘蛛网,在手电筒的照射下,笔者一行人一步步走进地下采石场。翻越过洞口的泥土,突然眼前一亮,呈现出2米多高、足有篮球场大的石室大厅,四周每隔一个地方便屹立着一根4人才能合抱的石柱。

  “知道为什么这个地下采石场这么多年都不倒吗?就是因为这些石柱,很好地稳固了整个采石场。”李茂声指了指石柱说道。

  继续沿石室大厅走,只见排列着数条深不见头的通道可供胶轮车通行,地面十分平整,还有车轮痕迹,在灯光照射下,隐约可以看到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小石室。

  “啊!”几只石燕和蝙蝠飞过,吓得笔者一激灵。村民们忙说,这些都是正常现象,采石场常年的温度都保持在22℃—24℃之间。

  五华石匠的手艺有多精湛,从这个采石场便能窥知一二。

  《五华县志》记载,这个地下采石场方圆2公里,从未用炸药爆破,石室都是开采面,长2至4米的石条都是石工们在油灯下,一块块用手工、钢钎从地下石场中整条采下来,再运到地面。通过数百年开采,如今的地下采石场像一座地下“石宫殿”,里面有多个这样的石室大厅、数不清的开采面和四通八达的通道,可以一直通到数公里外的琴江河边。

  据介绍,当年从这里开采的石头被石匠们做成了各式各样的石雕作品,在尾龙码头装货起运,通过琴江河运往梅县、大埔、汕头、潮州等,甚至漂洋过海到南洋一带。

  如今,琴江河改道、尾龙码头消失,留下了令人称奇的地下采石场,见证了过去一代五华石匠的辉煌历史。

  文化内涵

  石匠敢闯敢拼孕育出“硬打硬”五华人精神

  从地下采石场回村委会的路上,李茂声介绍道,在二十几年前,只要进村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敲石声,“但现在很少人打石头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年轻一代的人也不太愿意学习,这体力活太苦了。”李茂声语气突然放慢。

  渐渐地,老一辈的石匠退休了,村里很难能再见到打石头、做雕刻的画面。对于叶湖村乃至整个五华县来说,祖祖辈辈的石匠兢兢业业,他们留下的不仅是作品,更带来了一种精神。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环境孕育一方文化。

  悠久的石雕历史,锻造出五华人坚毅如石、沉稳如山的人格,孕育出“硬打硬”的五华人精神,形成五华文化的独特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