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美丽的“织女”们(2)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那些美丽的“织女”们(2)

2020-04-03 11:26作者:采集侠

  最美丽的织女——西施。西施是浣纱女,浣纱是纺织中的重要环节。西施浣纱,可能有两种原由:一是当时出现了纺织分工,她负责浣纱这道工序;二是各道工序都由一人完成,而恰好是她到河边浣纱时被人望见。

  最智慧的织女——孟母。古代伟大思想家孟子的母亲,看到孟子不爱学习,便剪断了织机上的经线。孟母虽然不一定是纺织高手,但是她借用织布教育子女,让后人钦佩她的睿智,并且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最勇敢的织女——花木兰。著名古诗《木兰辞》开篇第一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句诗交代出花木兰的“织女”身份,与后来的沙场征战形成强烈对比。豫剧《花木兰》中唱道:“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

  最文艺的织女——苏若兰。苏若兰是南北朝时期前秦大臣窦滔的夫人。因丈夫感情不专,出现婚姻危机,为使丈夫回心转意,她织出一块八寸见方的锦,成功挽回婚姻。这块锦的奇妙之处是上绣有29行29列,共841个字,无论正读、反读、绕读、叠字读,皆可成诗,被称为《璇玑图》。据现代研究者称,其中有诗7958首,是纺织史和诗歌史上的奇迹。

  最懂享受工作的织女——丁娘子。丁娘子,生于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松江),离黄道婆的老家不远。据说她容貌出众,手艺精湛,弹棉纺纱织布,都是大师水平,更为关键的是,她的操作本身就是一种美。康熙年间的《松江府志》卷四中说:“东门外双庙桥有丁氏者,弹木棉极纯熟,花皆飞起,收以织布,尤为精软,号丁娘子布,一名飞花布。”

  据说丁娘子的工作状态就像舞蹈一样仪态万千,芊芊玉手,轻盈起落,弹棉之际,花皆飞起,如雪漫天;纺出的纱细如蚕丝,柔韧均匀,织出的布光洁细腻,轻柔精软。所以,人们管她的作品叫“丁娘子布”,甚至就叫“飞花布”。于是,她的棉布成了“品牌”,颇受宫廷和民众的欢迎。《上海县竹枝词》中有:“丁娘子布号飞花,织纳纹工出下沙。一种斑斓如古锦,产从上海也名家。”以现代人的眼光看,这样的织女可能更让人乐于靠近。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