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到底改没改亲爹康熙遗诏? 历史悬案有答案了!(2)
“铁券上内容不一,有的是免个人罪责,有的是免家族罪责,有的是可以免除几代罪责,都会写明白。”王贞说,而且“铁券”的使用还有后遗症,“如果使用了‘免死牌’,就不再给这人发工资,也就是停掉俸禄。”
过去常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其中最后一件就是“金榜题名时”。封建社会,“金榜题名”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愿望。清代金榜是中国古代封建科举制度标志性的档案文献,是清代科举考试最高级——殿试的成绩榜。
一份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殿试大“金榜”,静静地待在展厅里。它长19.26米,高0.825米,采用黄纸墨书,满文、汉文两种文字,年、月、日及骑缝处押“皇帝之宝”印。
清代大“金榜”(复制品)。王贞 摄
“这是慈禧太后60岁生日时,开了一场恩科,额外让天下读书人考一场。”王贞介绍,与大金榜对应的,还有小金榜。大金榜文榜张贴在东长安门,武榜张贴在西长安门,时间是三天。小金榜则做成册页式样,供皇帝御览,也不盖“皇帝之宝”印章。
光绪二十年殿试大“金榜”的状元是赫赫有名的张謇,他后来创办了大生纱厂,成为近代著名的实业家。二甲第31名和37名分别是关冕钧、陈昭常,两人参加了京张铁路的修建;二甲第63名是熊希龄,后来创办了香山慈幼院。
清代彩礼怎么给?这份档案有记载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在古代,有这么一份政府公文,连适婚年龄和彩礼怎么给都规定好了。
清朝末年,呼兰府管辖的区域内,常有人家为了彩礼等问题争吵。久而久之,当时的官府也头疼得很,干脆制定了一则《婚姻办法》。
其中一份档案记录了该办法草拟的四条章程,对聘嫁婚书、婚嫁年龄、彩礼数额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王贞介绍,比如要求结婚得到官府备案,否则不受保护;然后适婚年龄男18岁,女16岁;再有,女方要彩礼,一般折合白银十六两。
清代呼兰府《婚姻办法》(复制品)中的内容。王贞 摄
“如果彩礼女方要得过多,那么不受保护;男方特别穷,还可以少给;当然要是男方家境很好,自愿多给也可以。如果女方过分讨要彩礼,这种婚姻叫‘乖婚’,就是错误婚姻。”王贞说。
当然,“中国档案珍品展”上的有趣展品绝对不止这些。比如孙中山题词手迹——“博爱”和中山陵档案;中目前保存最完整、,形成年代最久远、尺寸最大的一幅古代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它还是最早描绘非洲的世界地图。
此外,还有相当于皇家族谱的“皇室玉牒”,清军入关前的满文木牌,以及清代相当于“身份证”的绿头牌、红头牌等等。其中,绿头牌是妃子、秀女、大臣们使用。
“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全国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7亿5千余万卷件。”王贞说,这次选择的展品包括唐、元、明、清、近代的珍贵档案。
它们或记载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或印证某一历史史实,或记录一段鲜为人知的秘闻轶事,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古代人的生活也仿佛跨越千年时空,展示在人们面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