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世园会:湖北楚式漆器等非遗精品引客来
“非遗+”世园会:湖北楚式漆器等非遗精品引客来
新华社武汉7月5日电(记者喻珮)4日至6日,北京世园会迎来“湖北日”,尽显浪漫主义的楚式漆器、流传500多年的艾灸疗法、生产与生活兼顾的文创绣品等八件具有荆楚特色的非遗项目集中展现了绿色、灵秀、浪漫的湖北园风采。
步入湖北园,雕花剪纸、阳新布贴、楚式漆器髹饰技艺、通山木雕、大冶刺绣、蕲春艾灸疗法、潜江竹编、面塑八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文图展览和现场体验的方式,集中展现湖北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传承面貌。
2500年前,中国的漆器工艺就达到了极高水平,尤其在以湖北为中心的南方楚国,楚式漆器尽显浪漫主义文化特色。
楚式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邹传志正在漆盘上彩绘,起笔、回环、上挑,动作圆转,一气呵成。他介绍,一件漆器需经过选料、雕刻、榫卯成型、磨光、上漆、描金等近20道工序才能完成,当代髹漆技艺力争还原2000多年前楚墓中出土器物的样貌。
“如今我们看到,这项古老的技艺逐渐被注入新的活力,楚式漆器髹饰技艺渐成国民新品牌。”邹传志说。
同样焕发生机的还有刺绣。湖北大冶的刺绣是传统的民间刺绣,绣工精巧细腻。近年来,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创造力渐趋活跃。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小红的儿子彭涛带着夜灯、ipad包、扇子、安神枕等多件深受市场青睐的非遗作品来到世园会。
“非遗不只是一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彭涛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都在从事刺绣工作,由他们创立的“小红绣”品牌,数年来开发了近百个品种的文创绣品,订单量一直居高不下。
湖北九省通衢,周边文化在这里不断交汇融合,形成五方杂处、丰富多彩的开放格局。据了解,目前与湖北相关的端午节、京剧、剪纸、皮影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外,湖北还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