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屏之外的王立群:我的底色还是一个学者(2)
在他心里,真正的压力还不是来自劳累,而是“点评”这回事,“那些大家都能查到的不讲。要讲就讲古人没说过、今人也没说过的内容。讲别人都知道的,不算本事”。
这并不是个轻松的活计。以第四季诗词大会来说,经过改良后,第一轮每个选手六道题,总计二十四首诗。再加上每次不乏重复内容,要点评出新意,对学识绝对是个考验。
王立群曾点评过韩愈的一首诗《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他讲到了“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年之美在于春,春天之美在早春,早春之美在草色,草色之美在烟雨朦胧若有若无之时。这是名句的高妙之处”。后来,这段精彩点评被毫无剪辑地保留下来了。
“你要把新的东西告诉大家,你也不能胡说八道。点评确实责任重大。”王立群感叹。
“时间要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2011年前后,王立群退休后搬来北京常住。北京的房子很小,开封那个引以为傲的大书房没能一起迁徙——有人夸他书房一整面墙都是书,他特别自豪地纠正,“谁说的?书多得四面墙都放不下”。
“家里就是书多。我们就是读书、教书、写书、讲书。”现在,王立群大部分时间花在一个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文选汇校汇注》上,最终成书规模是三千万字。他婉言谢绝了许多节目邀约和采访,“做研究是我的主业”。
王立群作品《赏词如风》。大象出版社供图
王立群说自己已经变得有些“宅”,除了必要的活动参加一下,剩余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足不出户,待在家里看看书、写写东西。
“有很多社交要砍掉。你的时间就这么多,得花在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他不避讳衰老的来临,“生命总会走到尽头,等我八十多岁的时候,可用的时间会更短,所以现在就得利用好啊”。
他计划着再出一本书,把在《中国诗词大会》中没能呈现出来的点评收录进去,“因为剪辑需要,有些内容没体现,我想告诉大家,古典诗词有多美”。
体验过电视节目带来的名气,但王立群还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学术上,“对我来说最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写书做研究,如果你能提供许多古人今人都没有谈到的东西,那么,只要它能保存下来,将来总会有人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