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在哪里(2)
2019-09-06 17:25作者:采集侠
可能很多人不禁要问:良渚文明和中华文明是什么样的关系?因为在近现代历史的观念里,我们是华夏儿女,我们不知道有一个“良渚”。其实,这不难理解。我们观念里的文明,是夏商以降、周秦汉唐传续至今的,在黄河流域建立政权的国家文明,是大一统的中华文明。考古学界启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的就是了解最初的文明是怎样的形态。因此,我们不该对最初的文明社会有过多的预设。在距今5000年的节点上,我们发现了良渚文明是一种区域性的文明。由此推及其他的区域,辽西可能存在红山文明,长江中游可能存在石家河文明,只是因为考古发现的局限,我们还不能确定这些文明形态是否真实。良渚文明在距今4300年后渐渐没落了,但文明的因素却随着良渚玉器得到了有序的传承,影响力遍及九州。
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个持续的过程中,礼制规范、等级社会模式、城市架构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其实,夏商两支文化也是不同地区各自演进发展所致,夏商的更替,其实也是两个区域性文明的轮流坐庄,只是此时的区域遍及更大的范围,此时的文明正在逐鹿中原。真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要从秦朝算起。这样看来,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万万不可将之割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