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与吴哥窟: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2)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莫高窟与吴哥窟: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2)

2019-09-04 11:31作者:采集侠

  “敦煌的沙漠中看不到花,但莫高窟的壁画中却看到了形态各异、五彩斑斓的花”,纪录片中再现了少女常沙娜随父亲常书鸿初到敦煌的场景。今年88岁的常沙娜老师看纪录片时,眼中泛着泪光,她说父亲和他带领的有志青年,从大城市来到风沙呼啸、荒凉寂寞、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的西北边陲敦煌,再也没有回去,从青丝到白发,最后还献出了生命。

  三危山下、宕泉河边,有一片敦煌研究院公墓区。这里安葬着常书鸿、段文杰以及其他20多位敦煌文物事业的先辈。他们生前守护莫高窟,逝后也永远地守护着莫高窟。

  “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把这种精神总结为“莫高精神”。已在大漠工作56年的她,研究上,推动敦煌研究院从成立之初的壁画临摹与绘画技法研究,逐步扩展到了敦煌石窟考古研究、艺术研究、文献研究、民族宗教研究等多学科研究;技术上,推行“数字敦煌”,“要把莫高窟完好地交给下一代人,无愧祖先、无悔后人,这就是担当,就是使命”。

  从响彻千年的开凿声,到千百万没有名字的画匠和石匠,再到长眠的守护者,前赴后继,文脉就这样静水流深、沧笙踏歌,文化就这样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本报记者 张玉玲 宋喜群)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