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物兄》:十三年,应物而生(2)
2019-09-02 10:10作者:采集侠
小说围绕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两件事开展,在筹建儒学院、程济世返乡的过程中,引起了济州市和济州大学一系列连锁反应,来自商界、政界、学界、媒体、市井的形形色色的人物轮番登台,就这样,原本学术之事演变成了旧城改造、引进外资、科技创新等济州经济发展大事。
小说通过主人公应物兄,勾连起30多年来老中青三代知识分子的生活研究经历,其中包含古典文学研究泰斗乔木、考古专家姚鼐和古希腊哲学专家何为老太太、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程济世先生等人,通过他们活色生香的生活,勾勒出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轨迹。
阅读《应物兄》时,读者们惊叹于作者除了自己编造的假书,他还引用了数百种古今中外文献,海量的知识融入小说的叙事中,正如《当代》评年度长篇小说奖时,授予《应物兄》的颁奖词中写道:“这是一部与时代有同构关系的小说,是一部关于知识阶层的小说,也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意味的小说……知识界与历史、与当下、与利益的各种复杂关系,通过不同的行为和表情一览无余。这是我们期待已久的小说,它的巨大价值将在众声喧哗的不同阐释中逐渐得到揭示。”
作家金宇澄把《应物兄》比作“升级版《围城》”。“《围城》的故事发生于战乱时代,而在今天平静如水的日子下,《应物兄》描绘的是更加复杂、更加暧昧的知识分子图像。”
对于评论界将小说比作《围城》或是当代版的《儒林外史》,李洱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相较于《围城》,《应物兄》涉及更多的思辨性问题,“在《围城》那个时代,我们并没有处于一个知识的世界,而当下我们都被知识所包裹,所以我不太愿意将我的这部小说称作表现知识分子的小说,我表现的是这个时代的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