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用古人吸管杯喝豆汁!这些逛博物馆“花式”姿势你get了吗?(2)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体验用古人吸管杯喝豆汁!这些逛博物馆“花式”姿势你get了吗?(2)

2021-08-26 11:53作者:采集侠

  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对博物馆的发展深有感触,“以前参观博物馆的人大多是学历层次较高的中年人,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家长和孩子走进博物馆,大家都愈加重视知识和文化。随着观众变多,民众对博物馆各方面的要求提高了,这让我们感到了一定的压力和动力。”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金 钧窑月白釉碗 “动脉影” 摄 摄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金 钧窑月白釉碗 “动脉影” 摄

  在博物馆数量、观众人数都呈上升趋势背景下,中国的博物馆也在通过“提质升级”拥抱新一代观众。朱亚蓉已在博物馆深耕二十多年,见证了从策划特展到推出虚拟展,从筹备微广播剧到设计博物馆文创的“创新”历程。

  “事实证明,博物馆绝不能只守着一个固有的陈列展览,需要不断更新展陈内容,提高陈列水平,开发文创产品,开展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不断满足民众对博物馆的文化需求。”朱亚蓉说。

  在立足国内基础上,不少博物馆也越来越有国际视野。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苏丹向中新网记者表示,这些年中国的博物馆进步很快,不仅数量增加了,展览品质也更讲究了。在当下展览内容全球化的时代,国内外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也愈加密切,尤其在中国大都市,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历史文物、当代艺术等领域具有国际潮流特征的展览。

清 乾隆 粉彩过枝桃蝠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 “动脉影” 摄 摄

清 乾隆 粉彩过枝桃蝠纹盘 故宫博物院藏 “动脉影” 摄

  “这类展览的增加,有助于让观众感受多元文化和不同视角,包括价值观、思考与表达方式的差异性。”苏丹说,“国际化的视角可以快速拉近个体和世界的距离,无论是质疑批评还是拥抱,都可为展览带来活力,为观众带来全新感受。”

  事实上,好的博物馆与观众一直在“双向奔赴”、互相拥抱。随着博物馆参观人数增加、受众类型更多元,博物馆与观众还将碰撞出什么“火花”,更让人拭目以待。(完)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