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根脉”改变一座城 丽水植根红色热土引领质变(2)
身处红色热土,如何进一步发挥地方特色等优势。体系化、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将“红色资源”代代相传,成为丽水当地的最新思考。
比如,在数字化改革背景下,丽水正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云端“入脑入心”。
在丽水市青田县祯旺乡吴畲村远教广场,一块显示着村庄的“三务公开”等信息的数字大屏吸引了村民的目光。
“革命老区也要跟上数字化改革的脚步。”祯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倩倩介绍,日前开馆的乡村数字党建馆是丽水首个乡村数字党建馆,也是当地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该馆将数字技术与红色党建相结合,设置了多种交互式学习场景。如VR云游全国红色基地、骑行单车穿越党史、学习有声教学等特色项目。
馆内还展示祯旺乡“一屏观全乡”系统,该系统通过三维方式展现了祯旺乡全乡容貌,涉及党建、乡村治理、未来乡村建设以及产业发展多个领域,为数字乡村可持续化建设预留了接口……
目前,丽水已将该市124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33处革命遗址、407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前沿阵地。
其中,以浙西南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泉湖寺为核心,当地推出大柘泉湖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研学之旅,打造“泉湖少年”等研学品牌,挖掘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岱后中共丽水县委旧址等革命遗址,串点成线打造“体验式”鲜活红学线路,创新推出革命老区门阵村“浙西川藏线——华东天路”红色越野路线,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此外,丽水还发布中国首个红色乡村建设市级地方标准,颁布浙江全省首个《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地方立法,为传承浙西南革命精神提供强有力保障。
当地提出,要知行合一,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学习党史、总结经验、观照现实与推动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习教育活动的“转化率”“推动力”,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丽水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奋力新跨越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