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后摄影师如何拿下国家地理摄影大赛总冠军?(2)
选题、做计划、机位踩点、拍照、后期,在这之前,储卫民都会有很长时间的构思。“我觉得什么样的图好,并不是立马出发去拍,而是做一些计划,等适合的时间、天气等,可能为了一张图,准备一两年都是有可能的。”
比如这次去格陵兰,他的目的之一就是和当地建立联系。“不是说你第一次去,就可以拍很好的片子,而是先和当地人熟识,让他们对你产生好感,认识一些关键资源,之后再去才可能创作出更有深度的作品。”
来源:受访者供图
储卫民认为,摄影是一种记录和思考,好的图片是带有生活和经历的痕迹,是自身见解和思考的表达。
“虽然前期做很多计划,但每次按照计划去拍摄的甚至都不到一半。”在格陵兰,他原本打算在小镇待两三天,因为航班太少只好待了一周,就是在离开前的倒数第二天,拍到了这张获奖照片。
户外的危险也无时不在。还有一次,因为突降暴风雪,他和朋友在帐篷里整整等待了六天。因为常常要去雪山、极地等户外景观拍摄,他专门学习了攀岩、皮划艇的专业证书,每次出发前都要大量锻炼做足准备。
来源:受访者供图
“摄影非常迷人的就是它的瞬间性和时间性,并不是说你仔细的规划好之后就一定可以拍出来很经典的照片,而是很多时候确实也是很看运气,以及一些瞬间的灵感迸发。”储卫民说。
为什么坚持户外摄影?
在网络上,储卫民是有着90万粉丝的“Thomas看看世界”,粉丝喜欢叫他“托神”,除了分享美图美景,他常向网友分享自己的摄影技巧,他说,“程序员习惯写博客来记录遇到的问题,相互分享,我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摄影心得也是如此”。
如今,他一边着手自己的个人项目,一边接拍商业项目,和手机厂商合作拍摄样片以及运营自媒体平台。他对爱好和职业有着清晰的考虑:“不能因为不喜欢而去逃避工作。爱好是想怎么玩怎么玩,但职业首先要能养活自己,其次要为客户创造价值。”
来源:受访者供图
在储卫民看来,摄影带来的成就感不仅仅是照片本身。
他回忆2017年第一次进入格陵兰岛,也是第一次用两个月的时间在户外探索,这让他对户外和摄影有了新的感悟:
“所有物资只在80升20公斤的背包里,就突然发现外在的东西显得累赘,可能丢都丢不赢。真正重要的是自己的经历、见识和知识。城市里的表象太多,本质的东西才值得追寻,是摄影让我重新思考和观察事物。”
前两次去格陵兰,储卫民追寻的是南部峡湾的风光,想用图片告诉大家这里不仅是冰天雪地,而第三次的格陵兰之旅,他的拍摄更偏向人文:
“受旅游业的影响,当地人修起了联排公寓以及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房屋。”他有意识地观察到当地城镇景观受全球化、旅游业及气候变暖等的影响,希望通过图片表达出这种思考。
他也关注到国内一些地方,“国内的重庆和广西都是山地地貌,当地人在这种地貌上生存,产生了诸如重庆吊脚楼,它的居民楼一楼、十楼都有出口,上面是轻轨、下面是立交桥,这种人与自然的交互很有意思”。
新的摄影计划依然在路上。获得全球大奖之后,储卫民接下来的目标,还是在今年年底再次前往格陵兰,他将继续深入人文方向的拍摄,户外兼顾人文是长期追寻的主题。
“很多时候世界是非常多面的,还有很多我们没观察到、常常被忽视的一面,摄影让我去更多地思考、观察,更多探索那些不为人知的一面,而不是随波逐流,我觉得这是摄影带给我很大的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