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容易、中学超前,难易摇摆中的数学教育(3)
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记忆力,而不是推断力。“数学的学习关键是掌握了原理,然后举一反三,而不在于你记住了哪些具体的知识。”赵学志说。
但是,在当前的很多中学,中考和高考分数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奋斗目标,在这种前提下老师们不是以更多的精力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而是总结题型,追求题型的全覆盖,进而把学生扔进刷题的汪洋大海。学生的思辨能力、推理能力自然无法得到很好的训练。
今年高考之后,考生们被“难哭了一片”,很多人不禁怀疑:难道数学的难度又要提高了吗?其实,高考数学科目刚刚结束,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专家就指出,2019年的数学试卷,在难度、区分度上都与前两年相当,只是更加强调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专家特别提到了那道让考生们“闻风丧胆”的“维纳斯”,指出这道题并不是要难为学生,而是“探讨人体黄金分割之美,将美育融入数学教育。”而当考生们冷静下来再来看这道“维纳斯”时,终于明白“维纳斯”只是题目的叙述方式,真正运用的数学知识大概在小学六年级就已经学过了。
高考的难度并没有增加,但是灵活性却增加了,疲于刷题的学生们便束手无措了。
不少专家指出,数学教育的改革方向没有错,给学生减负也没有错。问题的关键是没有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有位专家说,现在人们动不动就会提到难度系数,但其实难度系数是一个事后校验的指标,是教育管理部门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考试稳定度的监测指标。“我们完全没必要像监测血糖一样监测难度系数。”赵学志说,整个社会甚至普通老百姓都关注谈论这个系数只能徒增焦虑,而且还容易对数字的变化产生误读,进而对数学教育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一位专家建议:把改革交给教育管理部门,把老师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这样数学的课堂才能回归理性,数学也才能回归其本来的样子。
(应采访对象要求,马嘉、马璐、陶茜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