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星堆新发现(2)_中国教育导报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综合 > 正文

聚焦三星堆新发现(2)

2021-03-30 06:16作者:采集侠

  专家在4号坑的灰烬层中提取出蚕丝蛋白成分,这是三星堆考古中首次发现丝绸制品残留物,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丝绸制品的性质、用途和分布状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登上网络热搜的金面具残件出自5号坑。它的含金量为85%左右,外形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一件完整黄金面具相似。根据目前所见的半张面具推测,这件黄金面具完整的重量超过500克,是已发现的同时期最大的黄金面具。有意思的是,不论是三星堆还是金沙出土的金面具,耳朵上都钻有圆形小孔,专家推测古蜀人有钻耳洞的习俗。此外,5号坑还出土了鸟型金饰片、大量金箔片、玉质管珠、雕有精细纹饰的象牙制品等。

  在6号坑发现了一具神秘的“木匣”,长约1.7米,宽约0.4米,内外均涂抹朱砂。冉宏林说,这种木器在成都平原的考古中非常罕见,其内部未发现铜器、陶器、玉器等文物,有可能曾经存放的是丝织品或酒、肉等易腐化、易挥发的物品。

  ⒋考古成果如何“飞入百姓家”

  “考古发掘不只是业内的事,而是与全社会相关。我们公布阶段性考古成果,让公众了解三星堆考古进展,并接受社会监督,吸收宝贵意见。”冉宏林透露,此次新发掘的文物可能会在今年底跟公众见面。随着发掘工作推进,积累了一定成果后,还会向社会公布。

  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已确定“川渝地区巴蜀文明化进程研究”作为“考古中国”的重大项目。按照项目计划,下一步将系统研究川渝地区文明演进及其融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总体格局的历史进程,同时将川渝地区文化放在更宽广的视野上,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与周边地区的相互交流和影响。

  “创建三星堆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也是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宋新潮说。2019年12月,国家文物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支持四川依托三星堆遗址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国家文物局将继续指导四川省文物局、地方人民政府做好三星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出土文物保护、博物馆新馆建设等工作,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提升三星堆遗址展示利用水平,让三星堆文化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新建了一个文物修复展示馆,将于4月份开放,向公众展示三星堆文物修复的过程。”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告诉记者,此次新发掘的文物经过整理,由专家确定修复方案后,将在馆内进行修复。

  此前,三星堆博物馆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及附属设施工程方案,57家国内外顶级设计团队参与设计,其中包括20多家国际团队。朱亚蓉介绍,方案经过专家评选,将于近期确定。新馆建设争取今年底开工,预计3年时间建成。“新馆是文物展示馆,将集中系统地展示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新馆建成后,以前两个馆的功能将进行调整,1号馆可能会改成研学馆,2号馆作为数字体验馆。”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更多